熬過史上最長的42天梅雨季節,轉眼就入伏,盛夏已至。這季節吹著空調吃西瓜,是最爽快的事。除了空調,有些瓷品也自帶降溫屬性,素瓷雪色縹沫香,何似夏日慰清涼。梅花香自苦寒來,不是。是,品若梅花香在骨,人如秋水玉為神。【品若堂】滿梅 萬花敢向雪中出,一樹獨先天下春。 本該是冬季里傲雪凌霜的梅,于此時卻困于杯盞中。以為夏季賞梅總歸沒有些意境,還是淺薄了。浮躁的節氣,更該看看這凌冽的梅花。梅花如果有藍色,就該是這青花藍。清冽的藍,在脂凝玉潤的瓷片上綻放,藍與白的相互映襯,梅花與青花在胎骨上邂逅,飽滿的色彩和結構,忽如一場夏雪,看久了,倒是真有一絲香自苦寒的冷氣。一只杯子簇擁著7~9簇梅花,每簇梅花,3~4朵,花骨朵幾許,點綴其中。有時梅花開的再茂盛些,布局10~12簇,杯底中也有3~4簇,枝干也更細些。【品若堂】 冰梅而梅花中的冰梅,比滿梅更加清冷孤傲些。冰梅紋又稱“冰裂梅花紋”,創制于清康熙朝。以仿宋官窯冰裂片紋為地,并于其上畫梅或枝梅的裝飾紋樣。通體的青花濃料畫冰裂片紋,青花淡料略加暈染,一時竟分不清這梅是白還是藍。當滾燙茶湯沖入杯壺中,都怕融了這梅花。溫度一絲絲升高,冰河上一點點裂開,冰紋在如冰河的釉面上撕扯著。高溫下,蟬鳴聒噪,蛙聲如鼓,浮躁煩悶輕易的占據心頭,如此,便靜坐賞瓷,細看這清冷的梅,煩躁的心,在冰梅面前該是能冷靜下來的。【品若堂】 為何如此愛畫梅花?日復一日的畫著梅花,一筆一畫都不可怠慢,方可完美現世,這也是梅花的品格與姿態。梅花千千朵,品若堂這一朵,不凡。白色的胎骨,襯托著層次分明的濃淡筆跡,枝干硬朗、梅花肥潤、花蕊細膩,一層薄薄的透明外衣,將梅花包裹。從風雪中走來,慰以清涼,聊度夏日。除滿梅冰梅款,也有梅花與山水款掛屏留存,可謂是將文人雅士所愛集于方寸之間。抱歉圖不太清晰,如需細賞,可后臺聯系。